說到第一次接觸橋牌是國2時,我用當時先進的386電腦裝了一個未知的遊戲,玩著玩著漸漸了解到他的遊戲規則,唸五專時自為打的還不錯還當學校的代表隊打大專杯,那時被電到趴在地上我才知道我的天真。
上大學時參加了橋藝社在很多學長姐的"循循善誘的教育"(注1)漸漸才真正的了解這遊戲。
年紀越大越覺得他是最接近人生的遊戲(第2是麻將),下象棋或是圍棋也許會有天才,但是天才來到橋牌界是沒有用的,就像天才再真實的世界也常常被當神經病一樣,你不是一個人在作戰,你要跟你的同伴甚至是隊友一起作戰
他不是只有"算"的問題,曾經有一為某大國手在跟我聊天時說,某天才教授的橋牌打的太數學,太會算但是橋牌不是只有算,還有心理學的問題,如何增加敵方的壓力?增加敵方的犯錯率?如何減輕同伴的壓力?你想跟你同伴只想贏這一次然後永遠不合作,還是要輸這一次跟你的同伴長長久久的合作,減少以後的失敗。
我曾經看過某世界賽的選手在世界賽決賽時做出很不精明的選擇,大家都以為是一個失誤,後來記者訪問他時,他的解說才讓我了解到原來他的該決定不是只有"算",還包含了敵方的情緒,我方隊友的習慣,才做出那個我們看起來不太精明的選擇,而我的眼光只有在牌本身上,當然該牌是他獲勝了。
社會不也是這樣,當你掌握越多的資訊後做出的選擇成功率越高,但是通常你在這社會上並不是只有你一人,你的變數不是固定可掌握的,你有同事家人朋友這些變數,甚至是自己的情緒,把這些加進來後你又能掌握多少。

我在澳洲天天四處比賽時有一個心得,越是想贏,越容易輸,越是平常心,越容易獲勝。
因為越想贏時,情緒會凌駕正確的選擇,讓你做出一些冒險的決定,當然當你手氣好或是對手容易失誤時,老天會讓你贏,所以有時你會不知道自己犯錯了,反倒是你的犯錯讓你獲勝你還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是對的,然後養成錯誤的觀念。
如果保持平常心,心中沒有勝負,只想打好每副牌享受這遊戲的人才能真正的成為常勝將軍,說的好像有點懸,很像老子無為有道的境界,但是真正在社會上能保持平常心是多困難的事情,當敵方對你施壓時你是否能冷靜的做決定,當同伴犯錯時你能不能保持冷靜,你是不是有關心你的朋友,相信他們並了解他們,讓他們成為你人生的助力。
注1:以前學長敎牌時非常認真,常常看到只為了某個2-3%的機率問題吵了1-2個小時,還看過只是平時練牌而以,犯了一個小錯被罵到無法抬頭。